原文發表於Yahoo blog (2009/06/05 19:50)
澳洲花鍬應該是很多人都養過的可愛鍬類吧?既容易飼養,又十分可愛,因此在市場上總能見到他的身影。記得去年好友辰太郎也曾送了我幾隻幼蟲,可惜在小弟的疏於照顧之下而斷種(大概是被我給熱死啦!),今年再次捲土重來,勢必要好好玩一玩這可愛的小傢伙。
Rhyssonotus nebulosus - 澳洲花鍬,亦有一譯為「霧紋花斑鍬形蟲」。原產地位於澳洲東部熱帶雨林之中,數量並不算少。或許是因為澳洲獨特的地理位置,因此演化出許多獨特的生物。例如哺乳類的袋鼠、無尾熊、袋狼(可惜已經絕跡)、袋獾(人稱:塔斯馬尼亞的惡魔)等等。而在鍬形蟲部分,澳洲最有特色的彩虹鍬、今日介紹的花鍬以及獨特可行孤雌生殖的澳洲鋸鍬都非常具有有代表性。
花鍬在外觀上具有不同於一般鍬形蟲的特色。首先鞘翅上具有明顯的花紋,十分美麗。雖不同於大鍬、扁鍬的沉穩,也不同於彩虹鍬、金鍬的鮮豔奪人,但獨特而渾然天成的黑褐相間花紋,卻讓花鍬有了屬於自己獨特的美。花鍬的體表和黃金鬼有著相同的特點,即遇到潮濕環境時會因此呈現不同顏色。花鍬在潮濕環境中,花紋會顯得較不明顯,體表大致呈現黑色狀。一但將其移至較通風或較乾襙的環境之中,無需多久即又顯現出體表原有的花紋。而在鞘翅上,尚可見極微小的黑色刻點存在。
花鍬的頭部頗為特別,明顯可見的尖銳前突頭楯,有別於一般常見的鍬類。而兩顆眼睛又大又亮,即使從蟲體上方看下去也顯得十分明顯,感覺和黑蟲的眼睛位於頭部兩側不同,反而是會讓人有著眼睛位於頭頂上個感覺。而在前胸背板部分,其上刻點十分明顯,同時具有不規則的隆起,也同樣會因潮濕而呈現黑色。
花鍬的大顎具有和金鍬一樣的褐色密毛,非常醒目。中段具一大型齒突,和一般鍬形蟲不同的是其大齒突向外,而非一般的向內。之後還有數個小型齒突,比較難以用文字來形容,各位可以參考下列的實照。花鍬大顎雖不甚發達,也不太具有攻擊實效,但遇騷擾時花鍬確實會擺出拒敵姿態,張開大顎並有前頂的動作。不知在野外的花鍬是否也有同種公蟲相互競爭爭取地盤的行為?
母蟲部份,大致上長的很像公蟲。體表同樣具有明顯的花紋,也同樣會遇潮溼而變黑,但是大顎及頭楯並不若公蟲來的發達。
在飼育上,花鍬屬於比較容易繁殖及飼養的種類。投產時不論是產木或木屑都會生蛋,同時也頗有爆產的潛力。一般來說,羽化後的成蟲約一個月後就會進食,同時也具有繁殖能力。依個人經驗,花鍬公蟲和一些"色"蟲如金鍬、彩虹鍬一樣,也是個急色的傢伙,在交配上非常主動。因此一般來說交配的難度非常的低,也應該非常容易成功。話說如此,去年的幾隻幼蟲還是被我給養死了,因此今年會將幼蟲置入冰箱飼養,期待小惡魔在我手上能夠順利累代下去。
對於這隻小惡魔的結論,大致如上所述是一種簡單又可愛的入門蟲種。養習慣了黑蟲的你,有機會也可體驗一下小惡魔的魅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