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突然出現在我手邊的一隻蟲!朋友手邊飼育的一公兩母個體,兩母竟然都離奇死亡,讓苦等後代的我也只能和他一起欲哭無淚!無奈這蟲又不好弄到~剩下這一隻公蟲也只能拍照留念了!

這隻蟲說來還有一個故事,當初他在日本被標示為是Dorcus himalayae (喜馬拉雅小鍬,或稱寬胸小刀鍬)販售,從幼蟲階段 一直到羽化成成蟲之後,我們也都一直以為就是Dorcus himalayae。一直到了朋友把蟲借我拍照的當天,我順便拿書出來比對研究,這才發現......怎麼看起來似乎比較像是比希納呢?!立刻和朋友一起討論研究,當下兩人還不太敢肯定,於是我再請教香港好友,他可是這方面的高手,討論之後他也認為比較像比希納。但為了更加確定,我又再問了大陸的好友,經過一番討論比對,發現大家都一致認為應該就是比希納小鍬沒錯。主要兩個分辨的點:
1.前胸背板前方的形狀不一樣, 比希納小鍬較窄(前胸背板整體呈現上窄下寬形狀),所以被稱為「束胸小刀鍬」;而喜馬拉雅小鍬則有突起,所以被稱為「寬胸小刀鍬」。
2.比希納小鍬相較於喜馬拉雅小鍬,大顎顯得更直更長。
至於產地,手邊這隻個體是產於西藏米林縣,米林位於西藏東南,各位可以參照一下下面的地圖。米林距離察隅的行車距離為570km,這已經比台北到高雄還要遠的多,所以雖然都位在西藏東南,不過事實上還是有點距離。察隅鄰近緬甸北部,而米林則是緊鄰中印兩國尚存在邊界問題的阿魯那恰爾邦。在要區分這隻蟲為比希納小鍬或喜馬拉雅小鍬時,本來也考慮參照產地資訊,但是後來發現印度東北部及西藏東南剛好兩種小鍬都有分布,因此產地無法作為區分兩者的關鍵。事實上,在更東的雲南省也有比希納小鍬的分布,所以可以推測的是,比希納小鍬的分布應該滿廣的,可能從印度東北、橫跨西藏、緬甸一直到雲南都有。
上面提到,又直又長的大顎比希納小鍬的特徵,雖說是特徵,但其實整個大陸及中南半島的這些小鍬在特徵上常有極為相似之處,因此並不是很好分辨。所謂的直且長,也是比較而來。整體來看,比希納小鍬的大顎約略在基部1/4處彎曲,但幅度並不大。大顎末端有一向下內勾的齒突。而大齒突則很有戲,略呈片狀的大齒突上下兩端有各有一個次大的齒突,中間則伴隨的一些小齒突。比較有意思的是在次大的小齒突上,可能也還會有其他小齒突的存在,但左右可能不對稱。譬如本隻個體的左大顎有此現象,右大顎則無。
頭部其他特徵方面,頭楯形狀為左右兩側高起呈尖銳狀,眼緣部分,在眼前有一折角,眼後則平滑無突出。
前胸背板部分,刻點較為明顯但仍細小,側緣的折角不明顯。鞘翅則光澤度高,末端兩塊黃斑是其特色之一,黃色的顏色感覺上不在鞘翅表面,而比較像在深層之中。這樣說可能大家無法會意,用一個形容吧!就好像是先有黃色再漆上一層透明亮光漆的感覺,大概是那個樣子。也因為這兩個黃斑,所以有時蟲友暱稱他是「車尾燈」。不過我還是要再提醒一下,這一類有所謂車尾燈的小鍬種類至少有4、5種,所以還是不太建議直接稱為車尾燈,因為容易導致混淆。
比希納小鍬個性很可愛,就是一整個害羞謹慎。一受到驚擾,就呈現照片中這樣六腳並縮不動的姿勢,等過了一陣子才又爬起。但走起路來姿勢又很可愛,用言語很難形容那樣不協調的姿勢,用朋友的話說吧!就好像走著走著快跌倒的樣子......非常可愛!
比希納小鍬另一個要提出來說的重點是這幾年他的分類有所改變。本來比希納小鍬被區分為3個亞種,包括:
Dorcus bisignatus bisignatus - 印度東北部、緬甸北部
Dorcus bisignatus giselae - 泰國北部
Dorcus bisignatus elsiledis - 中國南部、越南北部
但現在包括泰國以及越南的種類都已經被重新分類為Dorcus rufonotatus(滇越小刀鍬),而不再屬於比希納小鍬一家了。也就是說,現在只有分佈在印度東北部、緬甸北部、西藏東南部以及雲南西北部的才稱為比希納小鍬,其他產地的都不是,這一點倒是建議各位蟲友必須理解,否則大家都說比希納,但你講的是印度比希納,而我說卻是越南滇越小鍬,那可就容易造成誤會了。

 

在臺灣比希納小鍬不算是市場主流蟲種,但陸陸續續還是會有發現一些蟲友有在飼育(不過我不確定產地,所以不知道是真的比希納小鍬還是其他近似種)。這次的個體因為母蟲早亡所以沒法累代,真的是十分可惜。不過之後可能還會有機會摸到雲南產的個體,到時我也會弄個一對來玩玩看,希望屆時也能順利寫出飼育記錄。這類小小蟲各有特色又不太佔空間,說真的,其實滿適合在冰箱裡養個幾隻來玩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muro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