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Yahoo blog (2010/02/08 14:25)
快過年了,手邊剛好還有幾箱產房,趕緊利用時間來開挖!其中一箱就是今天分享的牛頭扁。記得前一陣子一口氣弄了兩隻東爪哇產的野生母蟲,除了已經投產的這一隻外,另一隻由於前一陣子天冷,所以就讓他休息,而沒有直接投產。牛頭扁這種蟲,好像根本沒有人在玩產地的!不過,跟據一些日本的資料顯示,東爪哇和西爪哇產的似乎還是有一點點的不同。而在日本市場,似乎見到的多是東爪哇的個體。
種類:Dorcus bucephalus 牛頭扁鍬形蟲
產地:東爪哇 - Mt.Ijen
累代:WF1
種親:♀41mm(Wild)
投產日期:09/12/07~10/02/08 第一輪投產
產房布置:櫟木發酵木屑 + 中軟產木x1 + 大型飼育箱
牛頭扁是非常好養的蟲種,以前我自己就飼育過,還記得那時飼育出來的公蟲大約82mm左右,母蟲也有不錯的體型。後來因為忙著完其他的蟲,所以就出清了!這一次再次嘗試,想想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就是這隻野生母蟲看起來頗新,放下去一個月內也幾乎都沒見到蛋或幼蟲,所以有點擔心該不會運氣那麼好,就真的被我買到一隻野生的處女母蟲吧!還好,上週又是無意間發現底部出現了一隻幼蟲.....哈哈!沒有槓龜,那就開挖吧!
這次用的是大型飼育箱,投產時間共63天。由於是野生母蟲,所以公蟲的資訊就不清楚了!
打開飼育箱蓋子,除了一層白白的菌絲之外,好像也看不出什麼端倪~不過沒關係啦!反正既然有看到幼蟲,就先求有吧!
翻箱一倒....看看這色澤,這次的木屑濕度不錯喔!扁類投產要生的好,就需要一點濕度再配上中軟的產木。仔細一看,還見到兩隻幼蟲.....比我前兩天看到的還好一些啦!不過這樣是不夠的~期待開挖的成果囉!
1號......看來也是有一點體型了,應該已經L1後期了!所以可以推測母蟲有可能剛丟下去沒多久就生了~
住在一號隔壁的2號....體型略小一些!
在我喜歡的白白菌絲旁,又發現了3號!
接著又一隻白白胖胖的母幼被我發現掉在一旁~
真糟糕!在木屑裡就樣了~只有四隻幼蟲!真的是有點窘!看來好期待產木了。不過說到產木......這次放的是中軟產木,不過卻是一堆產木中狀況最糟的!直徑大約15公分,不過卻有很部分是黑掉或硬掉的不適合產卵部分。只是.....當時想說這樣的產木,大概也只能拿來生最容易繁殖的蟲了,所以就先拿了牛頭扁母蟲來試試!不過到剛剛木屑裡的收穫~~心中感覺有點怕怕的!如果木屑裡只有四隻,產木裡又沒幾隻........那可就真的糗了!還好.....剝開產木的一部份,哈哈!一隻L2幼蟲出現......頭滿大的,應該是公幼呢!
還有不小心掉下來的小傢伙~~這隻個子很小,應該是比較晚一點生的!
接著在比較乾、比較硬一點的部分又發現了一隻L2幼蟲。真的塞的很擠耶~~看來要當鍬幼,還真的不能有幽閉空間恐懼症!如果是把一個人關在那種又黑又小的空間裡......大概沒多久就瘋了吧!
產木還有一大半,用力一剝!登登登登~母蟲登場啦!看來狀況還不錯~~應該過一陣子還可以繼續R2。不過仔細一看,他就待在L2幼蟲的旁邊耶~!這....這...這....看到這情形我就緊張!看來今天開挖是對的選擇~
產木中食痕非常明顯,四處都有分布。果然,產木隨便剝一剝,就又陸續發現幾隻幼蟲。
這傢伙的樣子好像躲在棺材裡面一樣~還滿好笑的!產木材沒挖多久,數量就勝過木屑了!.....看來這隻母蟲是真的有比較愛木頭啦!
在比較接近產木表面的部分也有發現幼蟲,食痕也是一樣的清楚!這部分比較硬,不過還是有發現幼蟲的蹤跡。
最後又在同一塊木頭上發現了兩隻幼蟲~
總結今日的成果:
木屑:幼蟲4隻,卵0顆。
產木:幼蟲13隻,卵0顆。
總計:幼蟲17隻,卵0顆。
比較特別的是,這次竟然沒有發現卵耶~看來母蟲有把握到最後一刻天氣較暖的時光!後來寒流來襲之後,大概就沒有後續了!總的來說,17隻幼蟲的成果還算ok啦~如果天氣比較暖和,能讓母蟲持續生下去,成果就絕對不只如此啦!這一批的數量剛好可以自留.....下一次就期待R2以及另外一隻母蟲的成果了!
辛苦、但是狀況卻保持很好的母蟲~
牛頭扁~好養、好生、好大的鍬形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