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經高價一時的威克漢扁,時至今日,在市場上也不再風光。除了小扁一向非市場主流的因素外,遲遲未能有野生新血的注入也是另外一項原因。這類蟲由於產地特殊、取得不易,所以常常只能在市場上衝個一波,然後就逐漸淡出。就像當初的四川及巴基斯坦安達或是緬甸西部欽高原的蟲種、、、等等,都存在這類的問題。所以有時也會讓人在買與不買間陷入兩難,買了怕是假的,不買又怕沒多久就再也買不到了!這就看個人的取捨了,我的話通常是會先放棄,一來因為通常這一類蟲剛推出時總是價格高昂,二來有時對該產地是否真的有這種蟲也還抱持著疑慮,所以還是先觀望觀望吧!也就是這樣,多年前也錯過了Dorcus wickhami,今年在好友的支援之下倒是收了這一隻F3的個體,正好繼續來補多年前玩南洋小扁所欠缺的一塊拼圖。

之前和住在澳洲的好友請益過澳洲鍬形蟲的問題,大家知道澳洲因為特殊地理環境的關係,所以島上的生物多走向獨立演化的路。也因此,澳洲政府對於國內物種輸出的法令是相當嚴格的,除非有特殊的原因,否則都屬違法,這一點我想大家應該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真的要說日本人實在是神通廣大)。不過令人訝異的是,澳洲政府對於外國物種輸入一樣是非常的嚴格。朋友告訴我,他的一位朋友自國外買了「標本」寄去澳洲,進澳洲之後就被盯上了,相關執法人員在確定他簽收了包裹之後,即斷定為違法行為而因此上法院,最後還是念在初犯,只罰了台幣數萬元。這樣的價碼還只是買標本跟初犯,如果情節重大,我看八成就躲不過牢獄之災了!由此可見,澳洲政府對於國內生態環境以及物種的保護,在法令的設計及執行層面,真的是非常的嚴謹。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很難買到澳洲產的鍬形蟲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囉,以後真的有機會見到真的喜歡澳洲蟲,還是早一點出手吧!不然下次再有新貨到,也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

除了談談澳洲蟲的取得困難外,這篇也想順便講一下鍬形蟲中文俗名的問題。其實真正研究昆蟲的人,在溝通時通常會以學名為之。但是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的普羅大眾來說,學名的背誦實在是過於艱深,因此俗名有他存在的必要性。那麼俗名應該要怎麼取呢?取名的核心原則是什麼?是好聽?好記?還是要以種名中文化為優先考量?甚或要符合科學原則?我想這是一個非常複雜難解且不太受人重視的問題。我以台師大徐堉峰教授的觀點為例,中文俗名的訂定,應該至少包含「簡約性」、「 合理性 」、「 明確性 」及「 紀念性 」等原則(相關連結請見好友呂大腸的精闢分析:http://irrubes-butterfly.blogspot.tw/2016/06/vs.html) 。依照這樣的觀點,徐老師提出了臺灣蝴蝶的新俗名,簡言之,較以往各家所定的俗名更符合了科學的原則。當然,這樣的觀點也引來了正反兩面的看法,有些人提到意識形態、有些人提到新名的艱深難記,更有人借題發揮扯到愛不愛臺灣、、、等等。還好,這在鍬形蟲的一般玩家圈子裡,還沒有這樣的紛爭。那麼,隨著研究漸多,我們應該如何幫各種鍬形蟲取一個俗名呢?通常俗名的訂定還是需要和蟲本身有所連結,譬如說下列幾種方式:
1.以特徵命名,如:Hexarthrius mandibularis 被稱為「巨顎」叉角鍬形蟲。
2.以產地命名,如:Dorcus titanus sika 被稱為「臺灣」扁鍬形蟲。
3.以拉丁文種名命名,如:Dorcus kamijoi 被稱為「上亟氏」大鍬形蟲。
4.以棲息環境命名,如:Dorcus kyanrauensis 被稱為「深山」扁鍬形蟲(額外補充一下,其實深山扁的棲息環境並沒那麼深山,只是分布海拔一般來說較台扁稍高一點)。

 

這些中文俗名的命名方式,都能與蟲子本身有所連結,因此我覺得都是滿合理的命名方式。但是,也確實有一些他的問題存在。舉例來說,以產地命名的印尼大鍬不僅產於印尼,八個亞種產地含括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各國,因此取名為印尼大鍬並不恰當。如果不同亞種以不同中文俗名稱之,印尼產稱為印尼大鍬,菲律賓產稱為菲律賓大鍬....等,又會讓人覺得這是不同的物種,所以這樣的取名方式確實是有問題的。另外一個以產地命名的問題在於如果該產地只有一種同屬物種,那麼以產地取名可能合適,但如果該產地事實上有多種同屬物種,則以產地取名可能就容易混淆。

再以上面的深山扁鍬形蟲為例,深山扁名為深山,但其實也沒那麼深山。只是與一般的扁鍬來說,他的海拔分布較高。但是在一般中低海拔地區也是能見到他的蹤影。因此,冠名深山,其實是有那麼一點混淆的,會讓人誤以為這蟲的棲息環境是在高海拔(當然,入圈久了就不會混淆了)。
至於以拉丁文種名命名者,也有他的問題。一般來說,有兩種情形,一是採拉丁文字意來取中文俗名。例如金牛扁的種名之意係為金牛座、條紋鍬形蟲種名原意為有條紋的上翅、牛頭扁種名源於牛角之意、、、等。另一則是採種名音譯來取中文俗名,如萊斯恩大鍬之名為種名「 ritsemae」之簡化音譯、拉馬大鍬之名為種名「rama」之音譯、穆西蒙大鍬之名為種名「musimon」之音譯、、、等。而在這兩種情形中,幾乎都會遇到音譯的問題。一般而言採拉丁字意者的音譯問題較少,除非是拉丁種名原意為神話人物時才會有如何翻譯比較適切的問題。但在直接採種名音譯的狀況時,則通常都會遇到一些問題。

 

在談音譯之前,我們要先對拉丁文種名有點瞭解。種名基本上是由該種的發表者所命名,此名可能源於蟲的產地(如斑達扁)、紀念某人如發現者(如徐氏豆鍬)、 神話故事人物(如安達佑實大鍬)、、、、等等。扣掉本土物種,當我們在對這些名稱進行音譯時,如果種名源於地名,那通常比較簡單,google幾乎都能找出該產地的通用名稱,可能有時會有一點點的差異,但基本上不是大問題。如果種名源於人名,則可以分為兩種情形。其一該人名為中國人、臺灣、或日本人,此時不會有音譯上的問題,因為日本人有漢名。其二,如果是其他以外國家的人,這時候就會有音譯上的問題。鍬形蟲全世界有一千多種,種名是人名者有越南文、英文、法文、緬甸文、、、等各國人名,如何翻譯?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特別一題的是,如果該種名係指一男性,則種名最後要加上i,但不發音。如果該種名係指一男性,則種名最後要加上ae。所以在音譯時,除了要先確認到底是不是人名外,還必須考量到男性用字以及女性用字,還有字末不發音的問題。所以像這次介紹的Dorcus wickhami我就音譯為威克漢,而不是wi-ck-ha-mi這樣日文型態四個音節的逐字音譯。
另外一個問題,是日本人大量的發表了鍬形蟲的新種與新亞種,這也大大的考驗了蟲友的接受度與耐性。記得多年前上亟氏大鍬剛發表時,大家還很容易的記起來這個名字,之後的牧由美子可能就有些人記不起來了。時至今日,我舉幾個例子,不知道有沒有蟲友真的認識這些蟲或真的能記得他們的名字?例如:Dorcus kusakabei - 日下部氏小鍬、Dorcus itoi - 伊藤氏小鍬、Dorcus sawaii - 澤井氏小鍬、Dorcus mizunumai - 水沼氏小鍬、Dorcus fujiii - 藤居氏小鍬、Dorcus emikoae - 惠美子小鍬、Dorcus antaeus miyashitai - 安達佑實大鍬宮下氏亞種、Dorcus sinensis kentai - 中華小鍬賢太亞種、Dorcus kikunoae - 菊野小鍬、Dorcus curvidens babai - 彎角大鍬馬場氏亞種、、、、等等。這些還只是一小部分,如果一一列出,不知道有幾位蟲友能記得全部?
絮絮叨叨了這麼多,其實重點還是中文俗名的取名有他的必要性,但又不建議隨便取名。例如早期有一些霸王之名、現在有一些尾燈之名,雖然還是尊重取名者,但個人認為可能都不是那麼的適切。一個好的命名,我還是覺得要有他的科學性在,包括能正確的說明分類定位、能與種名或特徵連結、好記而不浮誇、音譯能考量通俗翻譯用字及發音、不發音等問題、、、、、等等。
談完了中文俗名的問題,還是回歸主題看看這隻Dorcus wickhami吧!其實我目前還不確定wickham到底是不是人名,因為還沒找到確切的資料。倘若確定為人名,除了威克漢的音譯外,也可以簡化為威氏扁。不過也曾經有見到以產地取名為「昆士蘭扁」或「澳洲扁」的。目前來看這樣的中文名稱都還合理,但倘若日後在昆士蘭或澳洲又發現新種扁鍬,則這樣的名稱就又不是那麼的完美了。
簡單的說,Dorcus wickhami就像是Dorcus arfakianus阿爾法克扁的雙胞胎兄弟一樣,外型十分相似,把兩隻蟲擺在一起,可能只會覺得Dorcus wickhami就是Dorcus arfakianus的長牙型而已。兩隻蟲的外觀比對,各位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照片。上圖為48mm的Dorcus wickhami,下圖為50mm的Dorcus arfakianus

 

從外觀上來看,Dorcus wickhami的大顎細長,前端1/4處有一大齒突。之後則是呈現不平整狀,但並沒有明顯的小齒突存在。頭楯突出明顯,眼後有一耳狀突起。不過和Dorcus arfakianus不同的地方是,Dorcus wickhami的眼後縐折不太明顯,僅僅在耳狀突起上方略為呈現,不像Dorcus arfakianus那樣的誇張。

前胸背版部分,側緣平滑,無明顯側角。質感與頭部相同,呈磨砂狀。

而在鞘翅部分,並不像某些蟲一樣,明顯的比頭、胸來的光澤強烈。取而代之的是皮革的質感,但反光並不明顯。同Dorcus arfakianus一樣,足部附節有叢生橘黃色細毛,尤以後足為最。

這次比較可惜的是沒有拿到母蟲可以拍照,因為朋友手邊唯一的母蟲已經丟下去生產了,希望能有不錯的成績。Dorcus wickhami一般來說並不是那麼的容易入手,喜歡小扁的人有機會倒是可以嘗試看看。(就算沒養多大,標本箱裡總是不能缺少這一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muro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