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Yahoo blog (2009/08/20 11:16)
話說前一陣子.....好友y哥跟我報好康,說有一種日本木屑....母蟲投產可是隻隻爆產~~於是呢,小弟便出手闊綽的買了一大箱回來想說要好好享受爆產的快感.....
種類:Dorcus parvulus - 蘭嶼姬扁鍬形蟲
產地:台灣 - 蘭嶼
累代:WF3
種親:♂mm(WF2) x ♀mm(WF2)
投產日期:09/06/03~09/08/18 第一輪投產
產房布置:大夢「玉」木屑 + 1.5L圓形罐
蝦米?這不是10元店在賣的罐子嗎?......bingo!沒錯~~就是它!大家別小看這東西.....它可是好用的傢伙~~不僅可以拿來裝糖果,還可以用來壓菌......甚至一般小蟲我都是用這種罐子來嘗試投產滴!先看看記錄,這對蘭嶼姬扁是第一輪投產,投產日期為6/3~8/18.....整整兩個半月。這樣的時間對於姬扁來說似乎稍久了一些,希望開獎成果豐收~~!!
打開蓋子….看到都臭掉的果凍,我必須承認……..我已經很久沒去動它了~~
接著看看瓶壁….發現一號幼蟲!看來是不會槓龜了~~
接著又發現第二隻幼蟲!.......不過看了一圈才發現兩隻幼蟲,記得前幾天明明還在瓶壁看見不少幼蟲的….大概都剛好鑽進木屑裡了吧!?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大器的說:「目標30隻幼蟲啦!」
正式開獎~~首先清一清表面鬆軟的木屑。一下子就發現小公蟲躲在木屑堆中…
接著發現母蟲頭朝下、屁股朝上的樣子…..似乎正在做些什麼?奇怪,難道生蛋會是這樣的姿勢嗎?
感覺不對,把母蟲取出後再打個探照燈……XD,是一隻幼蟲耶!根據我的經驗,母蟲跟幼蟲碰在一起,似乎都不會是什麼好事。難道蘭嶼姬扁也會!@#$%^&*......?
把可憐的幼蟲倒出來….看來我還是慢了一步。幼蟲頭部已經整個凹陷,大概是她娘正準備進補,卻剛好被我挖出來吧!
放在手心上拍一張,可以明顯看見頭部有一黑點,仔細看其實該處已經是整個凹陷下去了。沒想到今天的第一隻幼蟲…竟然是這樣的結果!可惜了~~
接著,陸陸續續開始發現蟲卵。很特別的是全部都分布在產房的上半部。是木屑壓得太實母蟲沒有鑽下去生嗎?還是下半部已經生過一輪了,接著才來生上半部呢?
陸陸續續發現了八粒非常小非常小的卵…其實這次的木屑因為顏色較深,所以蟲卵還算是分的出來。如果是使用一些有雜色(含有咖啡色+淺木頭色)的木屑,那要發現卵應該是極挑戰您個人眼力的事情吧!
登登登登~~今天的第一隻「活的」幼蟲~~
發現一個頭殼….往好處想,應該是有幼蟲轉齡。往壞處想…….母蟲大概吃得很飽~~(後來又陸續發現了好幾個!)
YA~~幼蟲二號現蹤!
在來又發現了蟲卵九號跟蟲卵十號。
露出一個屁股的是幼蟲了…
咦?套句張君雅小妹妹同學說的話:「母丟喔~~」這隻幼蟲軟趴趴的,感覺很像得了厭食症的幼蟲。好啦,先挖出來看看再說。
果然,這隻幼蟲雖然還有生命跡象,但是狀況很差。鍬形蟲的幼蟲在成長過程中有時後確實會發生「厭食症」的狀況。特徵是幼蟲體驅顏色呈現半透明狀。(有點難以形容……但應該是沒有進食因此只呈現身體的顏色,而非像正常進食的幼蟲在體色之下還有較暗的食物顏色)
再回來看看第一隻發現的可憐幼蟲……可惜了這兩隻幼蟲!
接著繼續開挖。在瓶壁邊發現體型較大的L3幼蟲。應該就是一開始在外圍發現的其中一隻。
另外一邊也有一隻,不過體型較上一隻略小。
另一隻在瓶壁邊的幼蟲。這幾隻體型較大的幼蟲後來發現都是母蟲,這也映證了同一批幼蟲中,母蟲發育較快的說法。就我自己的觀察,確實也是如此。
再來把底部剩下的木屑通通倒出來,又發現了幼蟲八號和幼蟲九號。
開獎結束~~
木屑:幼蟲9隻,死亡1隻,狀況不佳1隻。卵10顆。
總計:幼蟲7隻,卵10顆。
生的….算不好啦!好歹我當初的目標可是30隻耶….但是沒有關係,老話一句:「夠養就好。」這一對小蟲我要接著讓他們進補幾天,再來我要用同樣的容器,但使用TIMK兄的DV mat木屑來試試…….一定要挑戰一輪幼蟲30隻的目標。
所有的幼蟲挖出之後都入了250cc的布丁杯中。小蟲子就用木屑養吧~這次使用的木屑是Da吃過的…剩下的….DV mat菜渣~~(看起來是還可以再撐一下啦!這年頭景氣不好,就……撐一下吧!反正姬扁再大也不會過五。)不過這一隻狀況不太妙的小傢伙….. 就先不和其他兄弟姊妹住一起了,而是先放入120cc布丁杯中觀察。
最後…辛苦的爸媽來一張合照吧~~!
(謎之音:母蟲呀,我看你這次吃得很飽ㄏㄡ…..下次給我好好生!不然你就小心變成標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