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Yahoo blog (2009/10/30 14:47)
種類:Dorcus saiga賽加扁
產地:Ceram
累代:WF1
種親:♀22mm(Wild)
投產日期:09/08/21~09/10/02 第一輪投產
產房布置:DV mat木屑 + 軟杜英產木 + 大型飼育箱
這蟲我還沒在blog中介紹過,不過前一陣子倒是弄了兩隻野生母蟲來玩。既然是野生蟲,當然就是「先生先贏」了;話不多說,馬上投產。從8月21日投產,到10月2日開挖,時間並不是很長,只有42天而已。本來是想要再多放一陣子的,可是看看產房四週好像都沒有動靜,所以就先動手了!咦~~沒想到最後的成果還不錯哩,果然是我太擔心了!
先看看外觀吧~這一次在蟲店開挖的,手忙腳亂之下就忘了拍一拍飼育箱的四週。不過......說實話,這次外觀真的看不到什麼.....連個蛋都沒有。
打開產房.....恩!有點乾。有一陣子沒按時澆水了......看起來真的就像是「槓龜」一樣。果凍呢?看來也是沒啥動靜....幾乎沒有母蟲食用的痕跡。
把產木拿起來~~呼呼!發現一隻幼蟲!還好沒有槓龜~看幼蟲的肚子,這隻已經進食木屑。
再檢查一下,又發現了木屑內的二號幼蟲。和一號幼蟲一樣,也已經進食木屑了。
除了上面兩隻幼蟲之外,木屑裡就沒有其他發現了!由於兩隻幼蟲剛好都是發現在產木的正下方,一取出產木便見到,因此我覺得很有可能是母蟲產卵在產木表層,孵化後幼蟲才吃進底部木屑的。
檢查完木屑,就來看產木了。表面有一些母蟲啃咬的痕跡,一撥開~~~一顆蛋就咚咚咚的掉了出來。仔細看看,這顆蛋應該快要孵化了。
在母蟲啃咬的痕跡附近檢查,果然發現剛產下沒多久,還呈橢圓狀的卵。
這顆則產在靠近產木的橫截面附近。
發現了產木中的第一隻幼蟲。好小~好小~還沒有離開卵室,看來剛孵化不久。
又一隻~這隻比上隻幼蟲稍大,看來也開始進食了。
再剝開一片像牛肉條的杜英產木,又發現了一顆卵。杜英產木撥起來一條一條的,真的不太需要費力。以前聽過有蟲友說幼蟲吃了杜英之後,之後入菌會有點問題,容易拒食。自己是沒有遇過這樣的情形啦,反正這一批賽加扁計畫就是要用菌養,屆時剛好可以來驗證一下這樣的說法。
還有一顆。看看跟手指頭的比較,就知道卵有多小了~
又是蛋..................看來不到一個半月就開挖果然是太早了!
幼蟲每一隻都這麼小,搞的我好緊張,深怕一個不小心就傷到了幼蟲。平常我可是粗手粗腳,這次真的是.......
這隻躲的真好,讓我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把他給弄出來。
好一個雙胞胎~這兩顆蛋生的還真近
這一隻看起來很好取出,但事實上腹部卡的可緊的哩~也是讓我費了一番功夫才弄出來。
這顆蛋就直接產在植菌孔的邊邊,只可惜被我拍糊了點。
接著發現了一隻比較大一點幼蟲,已經有很明顯的的食痕了。頭大大的,有潛力喔~
蛋蛋蛋.....天呀!又是蛋~看來之後要花不少時間孵蛋了!
孩子~你窩在這不擠嗎?
幼蟲加上卵已經快20隻了,這樣看起來成果還算是不錯啦!
又一個小不點~~這次幾乎全然都是剛孵化沒多久的幼蟲,計畫先不入菌瓶,先用木屑養,等到幼蟲稍大一點,再一起入菌。
剝一剝,有發現兩顆剛產下沒多久的卵。
順利成長的一齡初幼蟲。
這次發現的最後一顆卵,呼~終於結束了!雖然不是什麼爆產,不過由於幼蟲實在太小,因此還是花了我不少時間。
今日的成果:
木屑:幼蟲2隻,卵0顆。
產木:幼蟲13隻,卵10顆。
總計:幼蟲15隻,卵10顆。
※09/12/26補充:10/2日開挖時,留了其中一根產木未挖(母蟲取出)。12/12重新剝產木,又發現14隻幼蟲。因此,本次的投產,總數量應該更正如下:幼蟲29隻,卵10顆。
來看看辛苦的母蟲囉~22mm的小個子,倒是很努力的在盡她的責任!
這次一共弄了兩隻野生母蟲,另一隻也生了!只用1.5L的圓桶投產,也還有10幾隻幼蟲的產量。這樣看起來還不錯,兩隻母蟲都很健康,還有繼續生下去的潛力!
賽加扁這蟲好像很冷門哩~記得以前蟲店有引進過,不過那時沒玩到。這次的嘗試繁殖,感覺難度並不高,應該也是一隻適合新手的入門蟲。習慣於追求大蟲的蟲友,有時候換換口味其實也不錯呢!